基本的广播意识
无线电通信原理导论
什么是无线电波?
正如在基本沟通模型中提到的,为了向某人传递信息:
- 用户必须强加一个模式,
- 与通道中的介质相互作用,
- 在接收端被解码,
- 并最终以接收者能理解的形式被接收。
这些模式和通道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,大多数都可以用波来描述。当一个人说话时,他们使用压力波来向其他人传递信息。这些压力波代表了空气分子聚集得更紧密的点,以及它们分开得更远的点。
能量被泵入大气,将分子压缩在一起。把分子压得更紧的能量高点称为波峰。当分子相距很远时,能量的最低点称为波的波谷。
一秒内经过的波数就是频率。频率就是每秒钟通过的波的数量。就像一块石头被扔进池塘后的涟漪,所有通过某一点的小涟漪都表明频率。无线电频率被确定为每秒的波数或每秒的周数。现代术语是赫兹。
波也有波长——两个波相同位置之间的距离。在无线电中,波长可以很长。一个波浪有一个人那么大。
然而,有些波长要短得多,它们在电磁波谱上显示出来,无线电通信就利用这些波谱。
电磁波谱从伽马射线延伸到最低形式的无线电波。它们包括以下内容:
- 伽马射线
- x射线(就像医学检查)
- 紫外线
- 我们能看到的光谱:红色,橙色,黄色,绿色,蓝色,紫色。
- 红外线
- 微波雷达
- 电视调频广播
- 短波无线电通信
- 调频广播
- 潜艇通信
人类并不是电磁波谱不同部分的唯一使用者。例如,蜜蜂使用紫外线,而飞蛾使用红外线。然而,在无线电频谱中,人类可能是唯一的使用者。
在人类对无线电频谱的使用中,最大的用户是军队。他们使用最长波长的无线电来让潜艇相互通信,他们还使用较高的频谱,因为它可以穿透建筑物并与里面的人通信。
之前的话题下一个话题